读书是一种时尚
发布时间:2020-04-2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读书是一种时尚
每文
一件灰白色的衫衣,皱皱巴巴地挂在身上,衣角的一边胡乱掖在皮带下,下半身穿着藏青色的牛仔裤,裤腿一边高一边低,显得很不协调。往上看,一张黝黑的脸孔泛着暗光,颇为有神的大眼充满了热情,但眼中的红血丝还是出卖了主人的劳顿和疲惫。中等身材的顶端架着一头乱七八槽,毫无规则可言的头发,走到门口时,他甩手很用力地向后拨拉一下,例开嘴角有点尴尬地笑了起来,如同沙纸打磨锅底般暗哑的声音传来:“来了,欢迎各位!”
这是第一次见到李大本事他给我的印象,深刻的叫人过了很多年都难以忘记。我犹记得当时我震惊的无以复加的,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人与网络上大家公认的“才子”联系在一起。他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自认为良好的感知。
“李大本事”是大家在写友群里给他起的外号,以至叫得越来越形象,反而很多人不记得他的本名。作为群主他很忙,不但要和大家探讨交流读书写作心得,还常常与大家胡谝海侃到三更半夜而精神抖擞。你谈飞机,他能聊到外太空去,你说平顶山,他能扯到大西洋对岸,你论清朝,他能把你拉回原始社会……他懂得很多,且不限领域,你有问他必有答,答得还有鼻子有眼。群里三百多号人,很多硕士研究生高学历者所都常被他“忽悠”得找不着北,而他的大专文凭还是自考得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中文的南宁女大学生不无崇拜地问他:大本事,你为何什么都懂啊?
他回答:因为我读的书多啊!
李大本事很乐观,我不知道他是天然派的还是自我操控的,他有很多缺点,但他的优点也是如此鲜明。他说他的生活除了读书就是写文,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引起他的兴趣。他读书很“泛滥”,用他的话说就是——凡是书都是好书,每本书都是作者思想在某一时刻的汇聚,都是精华的体现,只要你去读,每本书都可以挖到属于自己的财富,哪怕是一本小小杂志。
对此我深有感触。不拘风格,不拘体裁,不拘作者,凡是书,捧起来必是读完了才会放下,否则寝食不安。对于好的作品,会反复读之而不厌,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主角,置身其中,在别人的里解读自我的喜怒悲伤,从而学会思考和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慰的体验呢?
李大本事原来是河南濮阳日报记者,三十多岁闪婚闪离,媳妇给他扔下九个月的小儿跑得不知踪影。从此,他既要带儿子,又要工作,还要忙里偷闲找老婆,可谓焦头烂额,生活乱如一团麻。对此,李大本事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辞职回家带孩子。用他的话说,“在哪都影响读书和写作。”
最终,李大本事和儿子一起回了濮阳乡下老家。可想而知,一个大男人,带着吃奶的孩子又无固定生活来源,是多么艰难。而正是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他又折腾得四方皆知,毅然在家乡办起“阳光书屋”。“阳光书屋”的创建使李大本事成了当地,地方电视台和各大纸媒相继采访过他,一时间寂寥的小山村沸腾了起来。
与李大本事在网络上共事多年,大家既是笔友也是知已。对于他创办“阳光书屋”这一“壮举”我很是钦佩。正好假以节假之名,我们在西安的几个群友相约前往濮阳,本着拜会和学习的姿态,挤进李大本事的“阳光书屋”。
总共三间小平房,两间打通用于书屋。书屋四周挨墙放置的有些破旧的书架上整整齐齐地存放着很多书籍,每个书架旁边贴着便签,表明存书的类别。有中小学生阅读类,人文地理,历史名人,政治经济,国内外文选等等,相较于小山村,已经算齐全的。有的类型书籍不是很多,但还是分别放置着,有的书皮掉落,又人为地做了书皮写上书名和作者。
这是个爱书的人!我心里如是感叹着。
几个人围坐在李大本事的小院中,喝茶聊天很是快哉。李大本事说这些书有平时收藏的,有用自己不多的存款购买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各界朋友的捐赠。谈到这些,李大本事笑得开怀欣慰。当然,乡下人读书学习的意识相对谈薄,读书的人也很少,大多数人甚至觉得读书与打工赚钱有何相干?所以“阳光书屋”目前的“顾客”基本都是在校的学生。
“无法理解,很多年轻人宁愿抽几十块钱的烟,买上千块的化妆品,怎么就不愿用几块钱来读读书呢?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时尚,我却觉得,读书永远是最前沿的时尚。”谈到书屋的现状,李大本事抬眼望向远处的天际,目光悠远而深沉,但我还是捕着到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失落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