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网站建设-郑州网站设计-郑州网站建设-手机建站-郑州建站-上海建站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东东网 > 近期动态 > 美文欣赏 > 正文

乌有禅寺

发布时间:2020-04-2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偶然翻到明代江时用的笔记《江阳风物志》,觉得文辞颇为清雅。特摘录其中一段如下:

“去城东南十里,有一溪名僰溪,风光最是旖旎。溯行溪上,两畔松篁簇翠,桃李攒红,赏之无尽。水阔处清波粼粼,曲折处幽浚潺湲,各得天然之佳构也。其水质清冽甘醇,产上好鲶鱼。彼时迟日融融,携二三友,就清流中抛连鳌之钓,小半日即得数尾大鱼。于溪畔望山楼上以姜片、蒜瓣、葱段清蒸,味极鲜爽,最能佐酒。此酒乃渔家自酿清酒,烈而醇厚。席间诸人斯文暂耽,觥筹交错,以致面酣耳赤,杯盘狼藉,又高谈阔论,辞章翩然。一时溪间楼头得宋人陶然之乐,助退叟雅兴多矣。”

古人的趣味可见一斑。

可惜昔日的望山楼现在已经看不到,估计是毁于了明末张献忠的锋镝吧。考证的话:因为离僰溪不远处的乌有禅寺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却能保存完好。寺院规模不大,古朴而精致。记得那年去的时候,寺门口有两株百年以上的古柏,其中一株已经枝叶枯秃,不知道砍掉了没有。当年的住持是释德光法师——看起来更象是农民的一位老人。法师的一只眼睛罹患白内障,所以看人的神情总有些怪。脸上也皱皮焦黄,点着好些老年斑。我一进山门就瞥见他,还以为是寺里的菜农呢——当时,他在院子的一角拧着个大木桶浇蔬菜。

“请问,这寺里有和尚吗?”

尽管我是客气加谨慎的口吻,却是不觉犯了忌讳了。普通的游客和虔诚的礼佛者,一出口即真伪立辨。

“我是这里的和尚。”法师放下水瓢,脸上微笑着,眯起眼睛说,“请随便看,只不要高声。”

我信步逛了一大圈。正殿背后一边是厢房,一边是厨房,中间围成个四合天井,都极清幽干净。回到佛堂时,看见法师站在香案前往烛台里添香油。

“这里环境多清净的,平时就你一个人吗?”我问老和尚。

“就我一个。这个寺建寺有好几百年,到我是第二十三代住持了。”法师放下油壶说。语气不紧不慢,声音不高,听清楚需要竖着耳朵。

“师傅在这么好的地方修行,一定修为非浅!”我笑着说。这自然是几句世俗的恭维话,主要还是惊讶他那不显山不露水的住持身份。

“呵呵,我算什么有修为?”法师望着我,说着笑了。笑得平和充淡,让我不禁意识到俗话在这里显得多余了。

“小师傅,你觉得这里的环境如何?”法师突然发问道。

“这里很不错,环境清幽。”

“你觉得外面的景色如何?”法师又问。

“外面山明水秀,更加好了。”

法师和蔼地笑着点点头。

“那么这里的人如何?”法师隔了一会接着问我。

“这里的人么?一个僧一个俗,都是好人。”我笑起来回答他,自觉说得还算机敏。

“那么外面的人呢,又如何?”法师眯着眼睛,始终微笑着,好象在询问一个立在老师办公室的小学生。

“外面的人啊?”我有些发愣,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外面的人么,太多了,不能一概而论吧好像。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普通的也有杰出的,各有区别吧。”

“呵呵,小师傅,” 法师笑着,说出了“十万个为什么”的题旨,“同样的一双眼睛,为什么拿来看环境和看人会不同呢?”

离开禅寺的时候,释德光法师和我道别,送我一串开过光的乌黑的念珠,着手温润,至今我还珍藏着。只是他邀我有空再去的愿望却一直没能实现。也许那寺里已是另一位法师在浇园了吧。

“闭门阅佛书,开门接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除去第一件有些变样,当年的僰溪乌有禅寺之游可以当得。

转载请标注:东东工作室——乌有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