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网站建设-郑州网站设计-郑州网站建设-手机建站-郑州建站-上海建站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东东网 > 近期动态 > 互联网动态 > 正文

西工大,正排队宣布融资

发布时间:2024-07-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原标题:西工大,正排队宣布融资)

一支高校军团在创投圈火了。

先从一个最新案例说起,中航创世刚宣布完成了近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陕西金资基金等陕西多家知名投资机构跟投。鲜为人知的是,公司创始人贺琛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

无独有偶,数天前,车用AI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宣布获得广州南沙区南金基金和狮城资本投资,身后掌舵人刘晖,同样出自西北工业大学。

再往前梳理,砺芯慧感、联丰迅声、瑞智新能源、羚控科技……今年完成融资的西工大系企业尤其明显,浩浩荡荡。虽然地处西北,但西工大历来藏龙卧虎,只是在以往互联网时代并不受到过多关注。

投资先投人。在投资人的印象中,西安高校群盛产“高精尖”项目,西工大便是典型代表之一。一如当下创投圈的清华系、上海交大系、哈工大系、浙大系、中南系,西工大系正在冉冉升起。

最新一幕:

两位西工大校友融资了

中航创世创始人贺琛,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碑林人。出生于1987年,他18岁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由于成绩优异,本科毕业后就直接保送至本专业博士学位,在西工大一待就是近十年。

期间,贺琛围绕飞机控制与机器人控制专业钻研。2014年他顺利毕业,被人才引进到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工作。

事业转折点到来入职后,他正赶上中航集团举办第一届创新创业大赛,比赛要求十分独特:“参赛项目必须与工作无关”。贺琛想起自己博士期间曾做过一个外骨骼机器人项目,于是将其改造成医用机器人,在上千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冠军。

彼时,外骨骼技术还处于研究阶段,市场有着高度需求。贺琛受到集团支持鼓励,决定下海创业,和团队做了许多调研确定方向。最后,他在一家康复医院见到了机器人帮助病人站立的场面,内心大受触动,选定智慧康复机器人这一赛道。

2017年,中航创世正式成立。从成立到获得首批产品注册证,团队整整熬了两年。6年过去,中航创世的产品已经遍布全国30个省份,和众多知名医院达成合作。

2020年,中航创世开启融资之路。他们首先获得了由西安军融电子卫星基金、西交一八九六创投基金、西安环大校地融合创业投资基金参与的A轮融资;又在2022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得到西安军融电子卫星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的支持;到了今年的B轮,引来同创伟业、陕西金资基金等知名机构押注。

几天前,另一家西工大校友掌门的企业也宣布完成融资:汽车AI芯片公司奕行智能完成超亿元Pre-A轮融资,获得广州南沙科金控股集团下属广州南沙区南金基金、华侨银行集团旗下狮城资本注资。

公司背后是西工大校友刘晖,拥有西工大电子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此前,他曾在全球知名半导体公司担任高管,有着超过20年的行业经验。2022年初,刘晖成立了奕行智能,不到两年就获得广汽资本、东方富海、和利资本、越秀产业基金、临芯投资等知名机构支持,集齐一个豪华队伍。

十天内,两家西工大校友企业先后完成融资。而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创投圈崛起一支西工大系

投资人排队找项目

我们把视野打开,西工大系企业正在排队融资。

今年10月,砺芯慧感宣布完成龙鼎投资、陕西空天动力等机构参与的A轮千万元融资。成立于2022年,砺芯慧感出自西工大机电学院副教授罗剑之手,相关研究早已在实验室论证十余年,诞生仅20个月就打破国外“薄膜铂电阻传感器”相关成果30年的垄断局面。

几乎同一时间,瑞智新能源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始于2021年,该项目西工大色彩浓厚:西工大首家新能源电池领域转化企业、联合创始人以及核心成员均来自西工大、9月曾获得西工大知识产权增资……而最近一次融资中,西工大甚至直接现身投资方名单中。

不到一周,西工大声学领域转化项目联丰迅声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90后硕士项彬毕业后组建团队创业,在导师支持下成立了联丰迅声,致力于填补声音监测行业的空白,第一年便拿到英诺天使基金的首轮融资。2021年,英诺天使基金再次押注其Pre-A轮,启迪之星也加入其中。

继续梳理,羚控科技分别在今年1月和7月完成股权融资和D+轮融资。2014年,羚控科技诞生于国内唯一的无人机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工大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由博士段晓军掌舵。一路走来,公司获得西科天使基金、中科创星、天图投资等机构青睐,还曾获得西工大资产经营管理工资增资。

还有工业无人机研发商因诺科技,今年6月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创始团队均脱胎于西工大;专注辐射探测仪器的迪泰克新材料,由西工大万奇教授团队发起,今年2月完成约亿元B+轮融资,中科创星入股;以及辰航卓越、天回航天……这些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纷纷在今年完成融资。

可以一窥西工大创业军团的特征他们上天、入地、下海,在航空、航天、航海、材料和制造等多个硬核领域,给投资人留下深刻印象。

进一步看,这些西工大系企业有着一个共同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

这要从2021年说起。彼时,陕西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西工大正是重点试点单位之一。此后,西工大开始一条产学研成果孵化之路,瞄准高校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突出矛盾,创造了产学研“西工大模式”。例如给予职务方面激励、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等,正在批量生产优秀硬科技企业。

透过融资动作,我们还看见了西工大亲自下场做VC的身影。比如成立西工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专注“投早投小”,支持过包括羚控科技、因诺科技等西工大教授团队;以及参与发起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通过引入外部产业力量,与君创投资、陕财投等机构合作成立基金,为砺芯慧感、辰航卓越、天回航天等企业引进不少社会化资本。

今年初,西工大交出一份科研成果转化成绩单:2020年起,西工大资产孵化科创企业150余家,创业团队60余个。西工大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近20亿元,工大资管已为地方贡献税收超4亿元。

这一现象已经从西工大辐射至整个西安。“我们常常来西安的高校找教授聊项目。”曾有投资人向投资界分享,在浓厚的科创生态氛围和市场化科创模式下,西安一众高校纷纷吹响产学研号角。

为何是西工大?

古都城内,秦岭脚下。今年正是西工大85岁生日。

自1938年起,三支脉源徐徐交汇,西工大由此诞生:一支国立西北工学院,1938年由四大顶尖工学院组建而成,是西工大发扬的起点;一支华东航空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三所名校的航空工程系合并组建,汇聚新中国最强航空力量;一支“哈军工“航空工程系,1970年建制并入西工大,成为国防力量的基础。

基于此,西工大硬核基因十分深厚。学校隶属于国家工信部,被称为“国防七子”之一,位列国家985、211高校及双一流大学工程建设A类高校,是国内顶尖工科院校。其中,材料科学、工程学已经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最为人熟知的,则是西工大“三航”之建树。作为全国唯一同时发展航天、航空、航海学科的高校,这里诞生了许多第一:中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无数次打破国外技术神话。

历史上,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全部从西工大走出。

曾有投资人评价道,在军工领域,西工大、北航、哈工大三足鼎立,而西工大更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航空黄埔军校“。近年来,西工大航空航天企业陆续IPO

2022年,军工涂料第一股华秦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如今市值200亿。身后站着一个西北汉子折生阳。早年折生阳考入西北工业大学铸造工程专业。1992年,他辞去公职创业,成立了华秦科技,还联合母校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合作体系。此外,折生阳还是另一家上市公司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

今年,聚焦航空航天高性能关键零部件的超晶科技,以及陶瓷复材研发生产企业鑫垚股份,双双通过上市辅导备案,即将成为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新案例。

回想2010年,西工大校友、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首次提出“硬科技”概念:“中国下一步必须要走创新红利的道路。”时至今日,硬科技时代正当波澜壮阔,那些曾被掩埋的理工高校终于等来自己的时代。

转载请标注:东东工作室——西工大,正排队宣布融资